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惠山古镇里新万鑫银丝面馆

惠山古镇里新万鑫银丝面馆

发表于:2024-10-16 11:17:31 来源:云游锡城

岁月如歌,滋味悠长

每座城市,都有一些

让人念念不忘的老味道

它们提供的不仅是一份佳肴

更是一抹回忆

让寻常者入口,让恋乡者入心

3f25ff626d871c3e1e47266b4700fa99f32a57ce.png

新万鑫银丝面馆

梁溪独特的美食文化地标

历经百年风雨而镌刻在

梁溪人记忆里的文化符号

今年夏天,更是得到央视推荐

今天小布就来聊聊关于它的故事

feec32e954c4a0480ffc1249a99b7d41ace01163.jpg

    “新万鑫”的创业人汪小宜,生于清光绪十一年(1885)。民国初年在西门外西直街和妻子二人摆了一个面饭摊,经二人辛勤的劳作,不几年就在西直街开了一家名叫“聚福园”的面饭店,上午卖茶,兼营早点,中午经营家常便饭,午后成为书场。

    汪小宜从早到晚不停地苦干,挣了一些钱。而且他对餐饮、点心非常钻研,面点的口味很得顾客的好评。

1ac5b2f3003a02a91ffeace5503b11010658e15d.png

    上世纪二十年代,西门桥改建,由木桥改成钢筋水泥桥,原“西城门”因而填塞关闭,南移另辟西门,正对西门桥,无锡人习惯叫上它新西门。西门桥改建后,汪小宜的聚福园在营业上受到了些影响。

    正巧那个时候崇安寺的一些庙产被秦、薛等乡绅侵占变成店面,新辟了公园路。崇安寺地区变成了无锡最繁华地段,崇安寺“大雄宝殿”前与皇亭之间的废墟成了崇安寺菜场,这里每到下午就变成了各种颇具特色小吃摊的集中点,形成了极负盛名的“皇亭小吃”。

    汪小宜极具商业头脑和开拓精神,瞄准了这个商机,在皇亭北端对面,租下了紧靠公园路形成了弧形的五间门面,营业面积有四五百平方米。

4f7065415b1c9a9b78461d2eaa527490af130809.png

    他将这家新开的面饭店,取名为“新万鑫(新万兴)面饭店”,前面是制作点心、面饭的厨房,宽大的饭厅早上卖点心,中午供应饭菜,下午和晚上成了书场。“新万鑫”虽不是专业书场,但因为场子大,每年终的弹词名家会书,大多在这里举行。

   抗战前,崇安寺除王兴记馄饨店外,还有一家名叫“福安园”的馄饨店,竞争相当激烈,而皇亭各种小吃更是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,新万鑫要想站稳脚跟必须要有过硬的拳头产品。

ffe2b1cc014e24b9ed577cbabe8d95405f751449.png

    汪小宜经过深思,推出了“葱油鸡子大饼”,成为一大特色。后来虽然锡城有多家饮食店经营同样的葱油大饼,但无锡人都认准新万鑫为正宗。

    除葱油鸡子大饼外,早上供应点心中的螺丝馒头也是一绝。螺丝馒头选用上等白面,外形酷似螺纹壳,馅心有菜猪油和洗沙两种。螺丝馒头松软可口,老年顾客尤其爱吃。

2448906aa3f21338a6bd6861184a062154499880.jpg

    1937年日军侵华,汪耀奎(汪小宜之子,此时汪小宜已病逝)随母逃难。半年后母子俩回城,为生活,仍回到崇安寺,租了一间寺屋,以一袋面粉起家,新万鑫重新开业。

6b90fdf00b7e508afb8ffd1359af14b34929adcf.png

劫后重生,元气尚待恢复,只是摆个炉灶,做吊炉饼、面饼、烧卖、馒头等早点品种,眼看生意不错,逐步增设碗面及盖浇面。

年轻的汪耀奎继承父业,将面店经营得风生水起。尤其是碗面品种,味道好,油水足,价格公道,日积月累,在同行业中崭露头角。

    时至1963年,为活跃无锡餐饮市场,无锡饮食公司组织人员去常州学习,引进了常州有名的“银丝面”,“落户”新万鑫。一贯注重质量的新万鑫全力以赴做好这个新品种,使“银丝面”在无锡市场“一炮打响”。

487d948516f4181aad05edc13cef997b13fe80fc.png

银丝面在无锡落地生根,很合无锡人的胃口。时间一长,到新万鑫去吃银丝面,成为不少无锡人的饮食习惯。

后来新万鑫银丝面店几经搬迁、改名,甚至一度从餐饮市场销声匿迹。喜欢吃面的朋友见面常要问,哪里有银丝面?结果是失望。

3414833b881ab971b129cfcdb58f425b9a911b36.jpg

    2012年,无锡惠山古镇改造,恢复历史遗迹,引进传统老字号。新万鑫银丝面店有特色、有历史、有名气,亦在复业、引进的规划之中。

    地方政府看中餐饮出身的孙炎,请他为古镇重建出力,筹建银丝面馆。第二年,他请来无锡点心大师胡法津当顾问,虚心拜师。有行家撑腰,孙炎有了底气。

d9740a3626ab211997502fadcc29d0e02ece9404.png

巧的是,年近八旬的胡法津大师年轻时就在崇安寺一带的饮食店,包括新万鑫、拱北楼当过学徒,学的就是点心,以后几十年都是做点心。如今让他发挥余热,可以说是最好的传承。他的到来,使沉寂的银丝面有了发言权。


2015年,在胡法津大师的指导下,银丝面馆开始有了起色,不仅恢复而且提升了银丝面的制作技艺。


2017年,孙炎获得新万鑫银丝面馆的经营权。新万鑫百年老店,正式在惠山古镇和美湖家园挂牌。

悠悠百年,花开花落

新万鑫见证了岁月的流逝

沉淀了时间的味道

著名的“新万鑫三宝”

均获得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

深受顾客喜爱

下面跟着小布一起来认识下它们

7d3cb9b8286175f5492acbf9163ffe6504b4ee06.png

以“洁白如银、面细如丝、柔软滑爽、汤鲜味美”而著称,是经过几代人琢磨才成就的无锡老味道,讲究:“面、汤、哨、热”这四个字。

745371e4b8d3bd3c9587aed392771db3b445f62d.png

7229a1eda818993ea353535d9730962592578f3f.png